肠伤寒穿孔是肠伤寒的严重并发症,需结合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诊断。
诊断肠伤寒穿孔需关注典型症状,如持续高热、相对缓脉、玫瑰疹及消化道表现。突发右下腹剧痛、腹膜刺激征提示穿孔可能。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,血培养或粪便培养检出伤寒沙门菌可确诊。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线显示膈下游离气体,或超声、CT发现肠壁增厚、腹腔积液等支持诊断。鉴别诊断需排除急性阑尾炎、溃疡性穿孔、肠梗阻等。急性阑尾炎初期疼痛多位于脐周,后转移至右下腹,但无伤寒病史;溃疡性穿孔常有消化性溃疡病史,突发上腹刀割样痛,X线亦见游离气体;肠梗阻以腹胀、呕吐为主,影像学可见气液平面。需与克罗恩病、结核性腹膜炎等慢性疾病鉴别,后者病程较长,多有特征性病理或病原学证据。
诊断时需注意病史采集的完整性,尤其疫区接触史或伤寒疫苗接种史。腹膜刺激征易与肠伤寒本身的中毒症状混淆,需动态观察。影像学检查需结合临床,游离气体并非穿孔唯一证据,部分患者可能因局部粘连而无典型表现。治疗需兼顾抗感染与手术干预,延误处理可能加重感染性休克风险。术后仍需规范抗伤寒治疗,避免复发或传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