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膜穿孔是否严重取决于穿孔大小、位置以及是否继发感染。小穿孔可能自行愈合,但较大或长期未愈的穿孔可能导致听力下降、反复感染,甚至引发中耳炎或胆脂瘤等并发症。
鼓膜是分隔外耳与中耳的重要屏障,穿孔后外界的细菌、异物更容易进入中耳腔,增加感染风险。长期慢性感染可能破坏听小骨,进一步影响听力传导功能。若穿孔位于鼓膜边缘或伴随中耳结构损伤,自愈概率较低,需手术干预。听力损失程度与穿孔大小相关,大穿孔可能导致显著传导性耳聋。反复感染可能引发化脓性中耳炎,严重时感染向颅内扩散,威胁生命安全。
避免鼓膜穿孔加重需注意防护。禁止游泳或洗澡时耳部进水,防止感染。避免用力擤鼻或乘坐飞机,以免气压变化损伤中耳。定期复查耳内镜和听力检查,监测穿孔变化。若出现耳痛、流脓或听力骤降,需立即就医。修补手术如鼓膜成形术适用于长期不愈或并发症患者,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,保持耳道干燥,避免剧烈运动。日常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,减少噪音暴露,保护残余听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