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分冷咳与热咳主要依据症状表现及病因病机。冷咳多由风寒侵袭引起,表现为咳嗽痰白、鼻塞流清涕、畏寒无汗;热咳则因风热犯肺或肺热内盛,常见痰黄黏稠、咽喉肿痛、发热口渴。两者在治疗原则与用药选择上截然不同,准确辨别对疗效至关重要。
冷咳的典型特征是痰液稀薄色白,容易咳出,常伴随头痛、肢体酸痛等风寒表证。受凉后症状加重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治疗以辛温解表、宣肺散寒为主,常用麻黄、杏仁等药物。热咳则痰液黄稠,咳时胸痛,或见咯血,伴有口干舌燥、小便短赤等里热证候。舌红苔黄,脉数。需清热化痰、宣肺止咳,桑菊饮、银翘散等方剂较为适用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寒热夹杂的情况,如外寒内热,需结合具体症状综合判断。
注意避免仅凭单一症状武断分类。咳嗽持续时间、痰量变化、是否反复发作等因素均需纳入考量。风寒初期未及时化解可能郁而化热,转为热咳。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,冷咳者需避风寒,热咳者不宜过度发汗。儿童与老人体质特殊,用药剂量需调整。若咳嗽超过两周未见缓解,或出现高热、咯血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排除肺炎、结核等疾病。中医强调辨证施治,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,避免自行滥用止咳药掩盖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