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腱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避免剧烈运动、冷敷缓解疼痛肿胀、药物治疗减轻炎症、物理治疗促进恢复、穿戴支具减轻跟腱压力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休息避免剧烈运动:跟腱炎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,减少跟腱受力,防止进一步损伤。日常行走应控制步幅和速度,避免上下楼梯或斜坡。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游泳,但需循序渐进。完全休息时间通常为2-4周,具体根据症状调整。
2.冷敷缓解疼痛肿胀:急性期每次冷敷15-20分钟,每日3-4次,持续3天。使用冰袋时需用毛巾包裹,避免冻伤皮肤。冷敷可收缩血管,减少局部出血和渗出,缓解炎症反应。慢性期若出现运动后肿胀,也可短暂冷敷。
3.药物治疗减轻炎症:非甾体抗炎药可口服或外用,连续使用不超过7-10天。严重疼痛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,但需严格无菌操作且不宜频繁使用。中药膏药贴敷也可改善血液循环,但需警惕皮肤过敏。
4.物理治疗促进恢复:超声波治疗能加速组织修复,每周3次,10次一疗程。冲击波适用于慢性跟腱炎,可缓解粘连。手法按摩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,重点松解小腿肌肉。恢复后期可进行离心训练增强跟腱韧性。
5.穿戴支具减轻跟腱压力:夜间使用足踝固定支具保持跟腱伸展,白天选择弹性绑带或矫形鞋垫分散压力。定制鞋垫需符合足弓形态,避免跟腱过度牵拉。严重病例需佩戴步行靴4-6周。
治疗期间需保持均衡营养,控制体重以降低跟腱负荷。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,运动前充分热身并选择缓冲性好的鞋子。症状持续超过2个月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