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腱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减少活动、冷敷缓解肿胀、药物镇痛消炎、物理治疗促进恢复、穿戴支具减轻负荷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休息减少活动: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跑步跳跃等运动避免进一步损伤。日常行走时应控制步幅和速度减少跟腱牵拉。建议选择游泳或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替代锻炼。休息时间通常需要2-6周视严重程度而定。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活动。
2.冷敷缓解肿胀:发作后48小时内使用冰袋敷于患处每次15-20分钟。低温能有效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和渗出。每日可重复3-4次但需避免皮肤冻伤。慢性期可改用冷热交替敷法改善血液循环。注意冰袋需用毛巾包裹不可直接接触皮肤。
3.药物镇痛消炎:非甾体抗炎药可口服或外用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。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但需严格控制次数。中药膏药如活血化瘀类也有辅助疗效。用药期间需监测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。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和周期。
4.物理治疗促进恢复:超声波治疗能深入组织促进跟腱修复。冲击波疗法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病例可松解粘连组织。手法按摩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避免二次损伤。治疗频率通常每周2-3次连续4-6周。配合牵拉训练可增强跟腱柔韧性。
5.穿戴支具减轻负荷:夜间使用足踝固定器保持跟腱处于伸展状态。白天活动时可选择带有足弓支撑的特殊鞋垫。严重者需使用行走靴限制踝关节活动。支具高度应以不压迫跟腱为准。需定期调整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。
治疗期间需保持合理体重减轻下肢负担,选择软硬适中的鞋底避免过硬或过软,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特别是小腿肌肉拉伸,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易导致复发,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