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常规检查不能直接诊断输尿管结石,但可以通过异常指标间接提示结石存在的可能性。尿常规主要反映尿液成分的变化,例如红细胞、白细胞、结晶或pH值异常,这些结果可能暗示泌尿系统存在结石或其他病变,但无法明确结石的具体位置、大小或数量。确诊输尿管结石需结合影像学检查,如B超、CT或静脉尿路造影。
尿常规中若发现镜下血尿红细胞增多,可能提示结石移动划伤尿路黏膜;白细胞升高或亚硝酸盐阳性可能并发感染;尿酸盐或草酸盐结晶增多则与结石成分相关。这些指标并非特异性,肾炎、感染或代谢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变化。输尿管结石的确诊依赖影像学检查,尤其是CT尿路造影CTU,能清晰显示结石位置及是否引发肾积水。B超虽无辐射,但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检出率较低。尿液培养、血液钙磷代谢检查等可辅助评估病因和并发症。
尿常规作为筛查工具,需结合临床症状如腰痛、血尿综合判断。单纯依赖尿常规可能漏诊微小结石或无梗阻的结石。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或月经期留尿,以防假阳性。若结果异常但影像学未发现结石,需排查其他泌尿系统疾病。对于反复结石患者,建议完善代谢评估并调整饮食结构。最终诊断和治疗方案应由专科医生根据全面检查结果制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