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骨质疏松的症状包括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、身高缩短或驼背、轻微外力易导致骨折、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、牙齿松动或脱落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:骨质疏松导致骨量减少,骨小梁结构破坏,骨骼承重能力下降。疼痛多发生在脊柱、骨盆等负重部位,初期为间歇性隐痛,久站或久坐后加重,后期发展为持续性钝痛。夜间翻身或晨起时症状明显,可能伴随肌肉痉挛。
2.身高缩短或驼背:椎体骨质流失后受压变形,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脊柱后凸。身高较年轻时降低超过3cm需警惕,严重者胸廓变形可能影响呼吸功能。
3.轻微外力易导致骨折:骨密度降低使骨骼脆性增加,日常活动如咳嗽、弯腰提物即可引发骨折。常见部位为髋部、腕部及椎体,其中髋部骨折致残率最高。
4.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:骨骼支撑力减弱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,周围肌肉代偿性紧张。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感明显,活动范围减小,可能伴随骨摩擦音。
5.牙齿松动或脱落:颌骨骨质疏松导致牙槽骨吸收,牙齿固定力减弱。表现为咀嚼无力、牙龈萎缩,严重时多颗牙齿自行脱落。
骨质疏松症状出现时需及时就医评估,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活动。日常饮食应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,适度晒太阳促进钙吸收。定期检测骨密度,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。预防跌倒至关重要,居家环境需减少障碍物,选择防滑鞋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