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病程不同。外感咳嗽由外界邪气侵袭引起,起病急骤;内伤咳嗽则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,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。
外感咳嗽多因风寒、风热或燥邪等外邪犯肺,肺气失宣所致。常见症状包括咳嗽突然发作,伴有鼻塞、流涕、头痛、恶寒发热等表证。病程较短,通常数日至两周内缓解。治疗以疏风解表、宣肺止咳为主,如风寒咳嗽可用麻黄汤加减,风热咳嗽可选桑菊饮。内伤咳嗽则与肺、脾、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,如痰湿壅肺、肝火犯肺或肺阴亏虚等。症状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,痰多或干咳少痰,常伴胸胁胀满、气短乏力等里证。治疗需调理脏腑,如痰湿咳嗽用二陈汤,肺阴亏虚可选沙参麦冬汤。
区分外感与内伤咳嗽需结合病史与症状特点。外感咳嗽多有受凉或接触病邪史,起病急;内伤咳嗽病程迁延,常因饮食、情志或劳倦诱发。治疗时外感咳嗽忌过早使用敛肺药,以免闭门留寇;内伤咳嗽需避免单纯镇咳,应注重扶正祛邪。若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加重,建议及时就医,排除肺部器质性疾病。饮食上外感咳嗽宜清淡,内伤咳嗽需忌生冷油腻,避免加重痰湿或损伤脾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