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结石尿常规表现可能出现血尿、白细胞增多、结晶尿、蛋白尿、酸碱度异常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血尿:肾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尿路黏膜,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,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。尿常规中红细胞计数升高,部分情况下可见红细胞管型。血尿程度与结石大小、位置及黏膜损伤程度相关,但并非所有肾结石患者均出现血尿。
2.白细胞增多:结石阻塞尿路或合并感染时,尿液中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,可能伴随脓尿。尿常规显示白细胞酯酶阳性,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。白细胞增多提示需进一步排查泌尿系统感染,尤其是发热或尿频尿急症状者。
3.结晶尿:尿液中可见草酸钙、尿酸等结晶,与结石成分相关。结晶尿是结石形成的危险信号,但健康人群也可能短暂出现。尿沉渣镜检可明确结晶类型,结合pH值有助于判断结石性质。
4.蛋白尿:肾结石可能导致轻度蛋白尿,通常为暂时性。尿常规中蛋白定性试验呈弱阳性,定量多低于1克/天。若蛋白尿持续存在,需排除其他肾脏疾病。
5.酸碱度异常:尿酸结石患者尿液常呈酸性,磷酸钙结石者尿液偏碱性。尿pH值检测有助于推测结石成分,指导预防措施。但酸碱度受饮食、药物等多因素影响,需多次检测确认。
肾结石患者应避免高草酸饮食,每日饮水量需充足以减少结晶形成。出现血尿或腰痛时及时就医,避免盲目服用排石药物。定期复查尿常规及影像学检查,监测结石变化。合并感染时需规范抗感染治疗,防止肾功能损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