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筋膜炎可通过热敷缓解疼痛、适度拉伸改善血液循环、局部按摩放松肌肉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、调整姿势避免劳损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热敷缓解疼痛:使用温热毛巾或暖水袋敷于患处,每次15-20分钟,每日2-3次。热敷能扩张血管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。温度不宜过高,避免烫伤皮肤。慢性期患者更适合热敷,急性期肿胀明显时建议先冷敷。
2.适度拉伸改善血液循环:针对受累肌群进行缓慢、轻柔的拉伸,每次保持15-30秒,重复3-5次。拉伸动作需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二次损伤。例如颈部肌筋膜炎可做侧向拉伸,腰部患者可进行猫式伸展。规律拉伸能减少筋膜粘连,增强肌肉弹性。
3.局部按摩放松肌肉:以指腹或掌根沿肌肉走向按压,力度以轻微酸胀为宜,避开骨骼突出部位。按摩可分解筋膜结节,缓解触发点疼痛。配合活血化瘀药油效果更佳,但皮肤破损或炎症急性期禁用。每次按摩10-15分钟,每日1-2次。
4.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:布洛芬、双氯芬酸钠等药物可短期使用,需遵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。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缓解疼痛和肿胀,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,饭后服用可减少刺激。肝功能异常或胃溃疡患者慎用。
5.调整姿势避免劳损:长期伏案者需保持脊柱中立位,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;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,避免单侧肌肉持续受压。每30分钟变换姿势,起身活动5分钟。日常避免提重物或突然扭转动作,减少筋膜重复性牵拉。
治疗期间需观察症状变化,若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、关节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。避免自行使用强效镇痛贴剂或过度依赖药物,慢性患者可结合针灸等物理疗法。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和优质蛋白,促进组织修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