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关节肿痛可通过热敷或冷敷缓解症状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减轻疼痛与炎症、适度活动关节避免僵硬、佩戴护具减少关节压力、针灸或推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热敷或冷敷缓解症状:热敷适用于慢性肿痛,能扩张血管促进代谢废物排出,每次15-20分钟,温度不超过40℃。冷敷适合急性损伤或红肿发热阶段,用毛巾包裹冰袋敷10分钟,避免冻伤。两者交替使用需间隔1小时以上,观察皮肤反应调整频次。
2.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减轻疼痛与炎症: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痛感,需遵医嘱选择剂量,避免空腹服用。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,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可减少副作用。肝功能异常者慎用,服药期间禁酒。
3.适度活动关节避免僵硬:在无负重状态下缓慢屈伸手指,每日3组,每组10次。动作幅度以不加剧疼痛为限,配合握力球训练增强肌力。水肿明显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,促进静脉回流。
4.佩戴护具减少关节压力:选择透气弹性材质护腕或指套,固定关节于功能位。夜间使用可防止睡姿不当造成扭伤,白天连续佩戴不超过4小时,间歇松开避免皮肤压迫。
5.针灸或推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:针刺阿是穴及合谷等远端穴位,留针20分钟。推拿采用滚法松解肌腱粘连,力度以轻微酸胀为宜。操作前后需消毒皮肤,出血体质者禁用。
出现持续发热或关节变形需立即就医,避免自行拔罐或放血。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,冬季注意手部保暖。夜间疼痛加重时可调整枕头高度,保持腕关节中立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