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腱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制动避免过度活动、冷敷缓解急性期肿胀疼痛、药物镇痛消炎、物理治疗促进组织修复、康复训练增强肌腱韧性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休息制动避免过度活动: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跑跳等运动,减少跟腱负荷。严重时可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2-4周,防止微小撕裂扩大。日常行走建议穿软底鞋,避免足跟受力集中。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,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活动。
2.冷敷缓解急性期肿胀疼痛: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,血管收缩可减轻炎症渗出。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,禁止热敷以免加重充血。慢性期疼痛反复发作时,仍可间歇性冷敷控制症状。
3.药物镇痛消炎:非甾体抗炎药可短期口服3-5天,直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。局部涂抹药膏渗透较浅但副作用小。疼痛剧烈者可进行封闭注射,但一年内不宜超过3次,避免肌腱脆性增加。
4.物理治疗促进组织修复:超声波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,软化粘连组织。冲击波适用于慢性肌腱变性,通过微损伤激发修复机制。激光治疗可减少炎症介质,每周2-3次,10次为一疗程。
5.康复训练增强肌腱韧性:炎症消退后开始离心训练,如台阶缓慢踮脚下落。拉伸腓肠肌时膝关节需保持伸直,每次维持30秒。逐步加入平衡垫训练,提高本体感觉与动态稳定性。
治疗期间需戒烟戒酒,尼古丁和酒精会延缓组织愈合。体重超标者应减重以降低跟腱负荷,建议选择游泳等非负重运动。夜间睡眠可使用足踝支具保持中立位,防止晨起僵硬。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需排查是否合并跟腱滑囊炎或钙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