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火与虚火是中医对体内火邪的两种不同辨证类型,表现与成因存在明显差异。实火多因外感热邪或脏腑功能亢进导致,虚火则因阴液不足、阳气相对偏盛引发,两者在症状、治疗及调养上均有区别。
实火表现为明显的热象,如面红目赤、口舌生疮、牙龈肿痛、咽喉干痛、小便短赤、大便干结等,症状急且重,舌质红、苔黄厚,脉象洪数。常见于外感风热、饮食辛辣或情绪过激后。虚火则以阴虚为基础,症状相对缓和但持久,如潮热盗汗、五心烦热、咽干口燥、失眠多梦,舌红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。长期熬夜、久病体弱或过度耗损阴液易诱发虚火。
区分实火与虚火对治疗至关重要。实火需清热泻火,常用黄连、黄芩等苦寒药物;虚火则需滋阴降火,选用生地、麦冬等甘凉养阴之品。误用寒凉药治疗虚火可能加重阴伤,而单纯滋阴难以清除实火。日常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,实火者可适当饮用菊花茶,虚火者宜用百合银耳羹调养。情绪管理也很关键,实火多与急躁相关,虚火常伴随焦虑,需结合情志调节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辨证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