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检可以辅助判断肾结石的存在,但无法直接确诊。尿检通过分析尿液成分,如红细胞、白细胞、结晶物或特定矿物质含量,间接提示结石形成的风险或相关泌尿系统异常。确诊肾结石需结合影像学检查,如B超、CT或X光,才能明确结石的位置、大小及形态。
尿检在肾结石诊断中主要发挥筛查和辅助作用。尿液中出现大量结晶如草酸钙、尿酸结晶可能提示结石形成的倾向;血尿或白细胞升高则可能反映结石移动导致的尿路损伤或感染。某些特殊尿检还能检测胱氨酸或尿酸代谢异常,帮助判断结石类型。但尿检结果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结石,尤其早期小结石或特定成分结石可能不引起尿液明显变化。饮食、饮水量或药物可能短暂影响尿液成分,需结合多次检测和临床病史综合评估。
进行尿检前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月经期采样,以防假性血尿干扰结果。留取晨起中段尿可提高准确性,采样后需尽快送检以防成分降解。若尿检异常,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;即使尿检正常,持续腰痛、血尿等症状仍需就医排查。肾结石的诊断和治疗需依赖专业医生的综合判断,不可仅凭尿检结果自行诊断或延误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