髌骨骨折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、遵医嘱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以恢复关节功能、定期复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、使用支具或护膝保护膝关节稳定性、避免过早负重防止内固定失效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:术后伤口护理至关重要,需每日观察敷料情况,出现渗液或红肿需及时处理。拆线前避免沾水,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覆盖。消毒换药应严格无菌操作,降低细菌侵入风险。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伤口剧痛,可能存在感染需立即就医。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,但需避免滥用。
2.遵医嘱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以恢复关节功能:术后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,如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。2-4周后可开始主动屈伸训练,角度需控制在30-60度范围内。6周后逐步增加抗阻练习,配合物理治疗改善肌肉萎缩。训练强度应遵循疼痛可控、次日不加重原则。过度锻炼可能导致内固定松动,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。
3.定期复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:术后1个月需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情况,之后每2-3个月复查直至愈合。CT检查能更精准判断骨痂生长状态。若出现骨折线增宽或移位需调整治疗方案。血常规和炎症指标检测有助于发现隐性感染。医生会根据影像学结果调整负重时间。
4.使用支具或护膝保护膝关节稳定性:术后需佩戴可调节角度的支具4-6周,保持膝关节伸直位。下床活动时应使用行走器辅助,减少关节负荷。夜间睡眠可改用简易护膝防止无意识屈曲。支具松紧度以能插入两指为宜,过紧影响血液循环。选择透气材质避免皮肤过敏。
5.避免过早负重防止内固定失效:术后6-8周内严禁完全负重行走,可使用拐杖分担体重。上下楼梯应健侧先上、患侧先下。坐位起立时需双手撑扶以减少髌骨压力。禁止突然扭转或跳跃动作,防止钢丝或钢钉断裂。体重超标者需控制饮食减轻关节负担。
术后三个月内应保持均衡饮食,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。睡眠时抬高患肢有助于消肿,冰敷可缓解局部疼痛。出现异常弹响或关节交锁需警惕软骨损伤。情绪管理同样重要,过度焦虑可能影响康复进程。严格戒烟可改善局部血供,酒精可能干扰药物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