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的症状包括发热持续不退、头痛乏力、食欲减退、腹部不适或便秘、皮肤出现玫瑰疹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发热持续不退:伤寒患者初期体温呈阶梯式上升,5-7天内可达39-40℃,持续1-2周不退。发热期间伴随脉搏相对缓慢,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,称为相对缓脉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谵妄或意识模糊,尤其在持续高热阶段。
2.头痛乏力:早期症状以头部胀痛为主,多位于前额或太阳穴区域,伴随全身肌肉酸痛。乏力感明显,活动后加重,患者常表现为精神萎靡、嗜睡。头痛与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代谢紊乱有关。
3.食欲减退:消化系统症状突出,患者对食物产生明显厌恶感,甚至闻到气味即引发恶心。舌苔厚腻呈灰白色,称为伤寒舌。长期进食不足可能导致营养不良,加重病情。
4.腹部不适或便秘:病程初期常见腹胀、隐痛,多位于右下腹,与肠道淋巴组织病变相关。约半数患者出现便秘,少数后期可能转为腹泻。肠壁溃疡形成时,需警惕肠出血或穿孔风险。
5.皮肤出现玫瑰疹:发病第7-10天胸腹部可见淡红色斑丘疹,直径2-4毫米,压之褪色,分批出现。皮疹由细菌栓塞毛细血管引发,通常持续3-5天消退,是伤寒特征性表现之一。
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,避免剧烈活动诱发肠穿孔。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,少量多餐补充营养。密切监测体温及腹部体征变化,出现剧烈腹痛或便血立即就医。治疗期间注意隔离消毒,防止交叉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