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石脱落有可能自行复位,但并非所有情况都能不借助外力恢复。耳石是内耳中微小的碳酸钙结晶,负责感知头部运动。当耳石脱落并进入半规管时,会引起眩晕、恶心等症状,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。部分患者通过日常头部活动,耳石可能自然回到原位,症状逐渐消失。
耳石自行复位的机制与头部运动有关。头部转动或姿势变化时,重力作用可能促使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椭圆囊。例如,睡觉时翻身或日常低头、抬头动作可能帮助耳石归位。自行复位效率较低,且时间不确定。临床常用的复位手法,如Epley或Semontmaneuver,通过特定头部转向和倾斜步骤,能更快速、精准地引导耳石回到正确位置。若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,建议就医检查,排除其他前庭疾病。
注意避免快速或剧烈头部运动,以免加重眩晕。发作期间需防止跌倒,尤其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。自行尝试复位时需谨慎,错误操作可能延长症状。若伴随听力下降、头痛或意识模糊,需立即就医,可能与中风或内耳病变有关。日常可补充维生素D,适度运动,减少长期低头或熬夜,降低耳石脱落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