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肪肝程度主要通过临床表现、影像学检查和肝功能指标来区分。轻度脂肪肝通常无明显症状,中重度可能出现乏力、右上腹不适等表现。超声检查可初步判断脂肪浸润程度,CT和MRI能更精确量化脂肪含量。肝功能检查中ALT、AST升高程度及GGT水平可辅助判断病情严重性。
脂肪肝分为单纯性脂肪肝、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纤维化/肝硬化三个阶段。单纯性脂肪肝仅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堆积,肝功能基本正常。脂肪性肝炎阶段出现转氨酶升高和炎症活动,超声显示肝脏回声增强。进展至纤维化阶段时,肝脏弹性检测值明显增高,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等门脉高压征象。肝活检仍是诊断金标准,能准确判断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。非侵入性检查如FibroScan、FIB-4指数等也可评估纤维化程度。
区分脂肪肝程度需结合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。超声检查易受操作者经验影响,轻度脂肪肝可能出现漏诊。肝功能异常需排除病毒性肝炎等其他肝病。孕妇、腹水患者等特殊人群不适宜进行肝脏弹性检测。长期饮酒者需鉴别酒精性脂肪肝。定期监测肝功能、血糖和血脂对评估病情进展很重要。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应每3-6个月复查,警惕肝纤维化进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