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理瘫痪老人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、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、提供营养均衡饮食维持身体机能、关注心理状态给予情感支持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定期翻身预防压疮:长期卧床会导致局部皮肤持续受压,血液循环受阻,进而形成压疮。每两小时翻身一次,使用软垫分散压力,重点观察骨突部位如骶尾、足跟等。翻身时动作轻柔,避免拖拽造成皮肤擦伤。床单需平整无褶皱,减少摩擦。若发现皮肤发红或破损,应及时处理。
2.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:瘫痪老人排泄功能可能受限,需及时清理大小便。每日用温水擦拭皮肤,尤其注意皱褶部位。清洗后彻底擦干,必要时涂抹润肤霜。尿布或护理垫应勤更换,选择透气材质。定期检查皮肤有无红肿、溃烂,发现异常立即就医。
3.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:每日协助完成各关节屈伸、旋转等被动运动,每个动作重复5-10次。动作幅度由小到大,力度适中,避免强行牵拉。重点活动肩、肘、髋、膝等大关节。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,延缓关节僵硬。若出现疼痛或抵抗感,需暂停并咨询医生。
4.提供营养均衡饮食维持身体机能:饮食应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纤维素,少量多餐。吞咽困难者需将食物打成糊状,喂食时抬高床头30度。注意补充水分,但夜间控制饮水量。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指标,调整饮食方案。避免高糖高盐食物,预防并发症。
5.关注心理状态给予情感支持:长期卧床易产生抑郁焦虑,需主动沟通交流。鼓励表达感受,耐心倾听需求。安排熟悉物品或照片营造温馨环境。适当播放音乐或讲述趣事转移注意力。避免在面前讨论病情,保持积极态度。
护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,记录排泄情况及饮食量。出现发热、意识模糊等异常立即就医。所有操作前后严格洗手,用具定期消毒。根据季节调整室温,避免着凉或过热。建立规律作息时间,保证充足睡眠。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,及时调整护理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