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坏死的症状主要包括关节疼痛且活动后加重、关节活动受限、局部肿胀或发热、肌肉萎缩、关节变形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关节疼痛且活动后加重:早期可能表现为隐痛或钝痛,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剧,尤其在负重或活动时更为明显。疼痛多集中在髋部、膝部或肩部,夜间也可能持续存在,影响休息。疼痛程度与坏死范围相关,严重时可能难以忍受。
2.关节活动受限:由于疼痛和结构破坏,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。初期可能仅感觉僵硬,后期发展为无法完成某些动作,如髋关节坏死时难以屈伸或旋转。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关节功能进一步退化。
3.局部肿胀或发热:坏死区域可能出现炎症反应,表现为皮肤发红、温度升高或肿胀。肿胀程度与病情进展相关,若合并感染则症状更为明显。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普通扭伤而延误治疗。
4.肌肉萎缩:长期疼痛和活动减少会导致周围肌肉萎缩,尤其是大腿或臀部肌肉。萎缩速度因人而异,早期可通过锻炼延缓,但晚期可能难以逆转。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关节不稳定。
5.关节变形:晚期因骨质塌陷或增生,关节外形发生改变,如髋关节内陷或膝关节外翻。变形通常伴随功能障碍,严重时需手术干预。变形程度与坏死范围和治疗时机密切相关。
骨坏死需早期发现并干预,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负重,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。饮食宜均衡,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。疼痛加重或功能明显下降时应及时就医,不可自行滥用止痛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