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病的症状包括腰部疼痛、下肢放射痛或麻木、活动受限、肌肉无力或萎缩、大小便功能障碍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腰部疼痛:腰椎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腰部持续性钝痛或急性剧痛,疼痛可能局限于腰椎部位,也可能向臀部扩散。疼痛在久坐、久站或弯腰时加重,平卧休息后缓解。严重时可能出现夜间痛,影响睡眠。疼痛源于椎间盘突出、韧带增生或关节突关节退变对神经末梢的刺激。
2.下肢放射痛或麻木:神经根受压时,疼痛沿坐骨神经走向放射至臀部、大腿后侧、小腿及足部,称为坐骨神经痛。伴随麻木或针刺感,提示神经传导功能受损。症状在咳嗽、打喷嚏等腹压增高时加剧,因神经根受到进一步压迫。
3.活动受限:腰椎退变或急性损伤导致关节僵硬、椎间隙变窄,表现为弯腰、转身困难。患者可能无法完成系鞋带、搬重物等动作,严重时出现步态异常,如跛行。活动受限与肌肉痉挛、骨赘形成或椎间盘突出有关。
4.肌肉无力或萎缩:长期神经压迫导致支配肌肉的神经信号减弱,表现为足踝背伸无力如拖步、踮脚困难。小腿或大腿肌肉体积减小,肌力下降,影响站立和行走稳定性。
5.大小便功能障碍:马尾神经受压时可能出现排尿无力、尿潴留或失禁,排便控制力下降。此为急症,需立即干预以避免永久性功能障碍。
腰椎病的症状与病变部位、严重程度密切相关,早期识别有助于防止神经不可逆损伤。诊断需结合影像学与体格检查,治疗包括药物、康复及手术等综合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