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节扭伤的症状包括疼痛、肿胀、关节活动受限、皮肤瘀青、关节稳定性下降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疼痛:关节扭伤后局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或损伤,导致持续性或活动性疼痛。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,轻度扭伤表现为钝痛,重度扭伤可能出现锐痛或撕裂样痛感。触碰或按压患处时疼痛加剧,关节负重或活动时症状更为明显。
2.肿胀:关节周围软组织因毛细血管破裂及炎症反应出现液体积聚,导致肿胀。肿胀通常在扭伤后数分钟内出现,24小时内达到高峰。肿胀范围与损伤程度相关,可能伴随皮肤发红或温度升高。
3.关节活动受限:由于疼痛、肿胀及周围肌肉保护性痉挛,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。主动或被动活动时可能感到僵硬或阻力,严重时关节无法完成正常屈伸或旋转动作。
4.皮肤瘀青:皮下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渗入周围组织,形成瘀青。瘀青颜色初期为紫红色,逐渐变为青黄色,最终消退。瘀青范围与损伤血管数量及程度相关,常见于扭伤后1至3天。
5.关节稳定性下降:韧带或关节囊损伤导致关节结构松动,表现为关节晃动或无力感。站立或行走时可能感到关节打软或错位,严重时可能出现反复扭伤。
关节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,避免加重损伤。48小时内可冷敷减轻肿胀,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。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,必要时使用支具固定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需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韧带断裂。康复期间可进行适度功能锻炼,逐步恢复关节活动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