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月板损伤常见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、关节肿胀、活动时弹响或卡顿感、膝关节活动受限、关节无力或打软腿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膝关节疼痛:半月板损伤后最典型的症状是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局部疼痛,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。轻度损伤可能仅在剧烈运动时出现隐痛,重度撕裂则表现为持续性锐痛。疼痛多在扭转、下蹲或上下楼梯时加重,部分患者夜间休息时也可能出现钝痛。
2.关节肿胀:损伤后关节腔内积血或积液导致肿胀,通常在受伤后数小时内出现。肿胀程度与血管丰富度有关,红区损伤肿胀更明显。肿胀可能伴随皮肤温度升高,但通常不伴随明显发红。慢性损伤可能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轻度肿胀。
3.活动时弹响或卡顿感:半月板撕裂后游离碎片干扰关节活动,导致膝关节屈伸时出现弹响声或突然卡住的感觉。部分患者需轻微晃动腿部才能解除卡顿。这种症状在盘状半月板损伤中更为常见,可能伴随明显疼痛。
4.膝关节活动受限:损伤后因疼痛、肿胀或机械阻碍,膝关节无法完全伸直或屈曲。急性期可能因保护性肌痉挛导致活动困难,慢性期多因半月板碎片阻碍关节面滑动。部分患者表现为下蹲困难或久坐后站起时关节僵硬。
5.关节无力或打软腿:半月板参与维持膝关节稳定性,损伤后可能突然感觉腿部无力,尤其在行走或转身时膝关节突发失控感,俗称打软腿。可能与神经肌肉控制异常或关节力学改变有关,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肌肉萎缩。
半月板损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,尤其是扭转动作。急性期可冷敷缓解肿胀,但需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程度。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,过早负重可能加重损伤。日常注意膝关节保暖,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。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出现交锁症状,需考虑手术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