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腱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避免过度使用患处、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、药物缓解炎症和不适、物理治疗促进恢复、中医调理改善局部循环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休息避免过度使用患处:肌腱炎急性期需立即停止相关活动,减少患处负担,防止损伤加重。长期过度使用会导致肌腱纤维微撕裂,休息有助于修复。建议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,限制关节活动,避免进一步刺激。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,避免突然用力。
2.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:急性期可采用冰袋冷敷患处,每次15-20分钟,每日多次。低温能收缩血管,减少局部充血和渗出,缓解肿胀。冷敷还可暂时抑制神经传导,降低痛感。注意避免皮肤冻伤,间隔1-2小时重复。慢性期可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。
3.药物缓解炎症和不适:非甾体抗炎药可口服或外用,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。严重者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,但需谨慎避免肌腱脆弱。中药膏药或熏洗也有一定效果,如活血化瘀类成分。药物需在指导下使用,避免长期依赖。
4.物理治疗促进恢复: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振动改善组织代谢,加速修复。电疗刺激神经肌肉,缓解疼痛和僵硬。手法按摩松解粘连,增强肌腱弹性。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力量,防止复发。需由专业人员操作,避免不当操作加重损伤。
5.中医调理改善局部循环:针灸刺激穴位疏通经络,缓解疼痛和僵硬。拔罐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消除淤滞。中药内服调理气血,如舒筋活络方剂。艾灸温通经脉,散寒除湿。需辨证施治,根据体质选择合适方法。
治疗期间避免吸烟饮酒,影响组织修复。饮食宜清淡,多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。保持适度活动,防止肌肉萎缩。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,排除其他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