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肌腱炎的方法包括休息患处避免加重损伤、冷敷缓解肿胀和疼痛、服用抗炎药物减轻炎症反应、进行适度拉伸和强化锻炼恢复功能、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减少肌腱负担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休息患处避免加重损伤:肌腱炎急性期需立即停止引发疼痛的活动,避免进一步刺激受损肌腱。长时间过度使用会导致肌腱纤维微撕裂,休息能防止损伤扩大。一般建议休息2-4周,期间可尝试低强度活动如散步,但需以无痛为前提。若强行继续运动可能发展为慢性肌腱炎,延长康复时间。
2.冷敷缓解肿胀和疼痛:急性期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患处,每次15-20分钟,每日3-4次。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,抑制炎性物质释放,从而缓解肿痛。注意避免皮肤冻伤,需用毛巾包裹冰袋。慢性期若仍有肿胀可间歇性冷敷,但需结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。
3.服用抗炎药物减轻炎症反应: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短期使用,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疼痛和炎症。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,避免空腹服用。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,但频繁注射可能削弱肌腱强度。中药如三七粉也有散瘀消肿作用。
4.进行适度拉伸和强化锻炼恢复功能:炎症控制后逐步开始离心训练,例如跟腱炎可做踮脚缓慢下落动作。拉伸需轻柔持久,每次保持20-30秒,每日3组。强化锻炼应循序渐进,初期使用弹力带辅助,后期增加负荷。锻炼能促进胶原纤维有序排列,提升肌腱耐受力。
5.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减少肌腱负担:护腕、护膝等可限制关节活动度,降低肌腱牵拉力。夜间可用夹板维持肌腱放松状态,如网球肘患者佩戴腕部支具。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分散受力,但需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。固定时间不宜过长,通常不超过3周。
康复期间避免吸烟饮酒,尼古丁和酒精会延缓组织修复。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,促进胶原合成。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反复发作,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变。治疗期间保持心态平和,焦虑可能加重疼痛感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