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腱炎的症状特征包括足跟上方疼痛且活动后加重、局部肿胀或发红、晨起或久坐后僵硬感明显、跟腱增厚或出现结节、行走或跳跃时力量减弱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足跟上方疼痛且活动后加重:疼痛通常位于跟腱与足跟骨连接处上方2至6cm的位置,初期表现为轻度酸痛,运动后加剧,休息时缓解。随着病情发展,疼痛可能持续存在,甚至影响日常行走。疼痛特点为钝痛或刺痛,按压时尤为明显。
2.局部肿胀或发红:跟腱周围可能出现轻微至中度肿胀,皮肤温度升高或发红。肿胀程度与炎症反应相关,触诊时可感到跟腱区域增粗,严重时伴随局部发热感。
3.晨起或久坐后僵硬感明显:长时间静止后,跟腱部位会变得僵硬,活动初期不适感显著,稍作运动后可能减轻。这种僵硬感与夜间跟腱组织液积聚及血液循环减少有关。
4.跟腱增厚或出现结节:慢性跟腱炎可能导致跟腱纤维变性,触诊时可发现跟腱局部增厚或形成硬结。结节通常位于跟腱中段,质地较硬,活动时可能伴随摩擦感。
5.行走或跳跃时力量减弱:由于疼痛和炎症影响,跟腱的弹性与收缩能力下降,导致蹬地、跳跃或快速起步时力量不足,动作迟缓,甚至出现步态异常。
出现上述症状时,应避免过度运动或突然增加训练强度,选择软底鞋以减少跟腱压力,局部冷敷可缓解急性期肿胀。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按摩或热敷导致炎症扩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