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腱炎的早期症状包括足跟后方或小腿下段疼痛、晨起或休息后疼痛加重、局部轻微肿胀或发热、活动时跟腱有摩擦感、足踝部僵硬感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足跟后方或小腿下段疼痛:早期跟腱炎常表现为跟腱附着点或肌腱走行区域的钝痛或刺痛,尤其在行走、跑步或跳跃时明显。疼痛可能逐渐加重,初期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,后期可能发展为持续性不适。
2.晨起或休息后疼痛加重:长时间静止后,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站立,跟腱部位可能出现明显僵硬和疼痛。活动一段时间后症状可能减轻,但过度使用又会重新加剧。
3.局部轻微肿胀或发热:跟腱周围可能出现轻度肿胀,触摸时有温热感。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流增加,可能伴随轻微发红,但皮肤破损较少见。
4.活动时跟腱有摩擦感:屈伸脚踝时,跟腱可能发出细微的摩擦音或捻发音。这是由于肌腱与周围组织因炎症产生粘连,滑动不畅所致。
5.足踝部僵硬感:跟腱弹性下降会导致踝关节活动受限,尤其在背屈向上勾脚时感觉紧绷。长时间不活动后僵硬感更明显,影响日常行走或运动。
早期发现症状时应减少跑跳等剧烈运动,避免穿硬底鞋或高跟鞋。局部热敷或冷敷需根据症状选择,急性期以冷敷为主。适度拉伸小腿肌肉有助于缓解张力,但过度拉伸可能加重损伤。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影响正常活动,应及时就医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