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腱炎的症状包括足跟上方疼痛肿胀、晨起或休息后僵硬感、活动时跟腱处发出响声、按压跟腱有明显压痛、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后症状加重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足跟上方疼痛肿胀:跟腱炎早期表现为足跟上方轻微疼痛,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。局部可能出现肿胀,皮肤温度略高于周围组织。疼痛在上下楼梯、跳跃时尤为明显,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有痛感。肿胀程度与炎症轻重相关,急性期肿胀较为显著。
2.晨起或休息后僵硬感:长时间静止后跟腱组织黏弹性增加,导致晨起下床时足跟后方僵硬。这种僵硬通常持续10-30分钟,适度活动后缓解。症状反复出现提示慢性炎症存在,跟腱纤维弹性下降,需警惕组织变性可能。
3.活动时跟腱处发出响声:炎症导致跟腱表面鞘膜粗糙,在踝关节屈伸时产生摩擦音。这种响声多伴随疼痛出现,触诊时可感知捻发音。响声频率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,提示腱周滑膜可能存在病理改变。
4.按压跟腱有明显压痛:跟腱中段2-6cm处存在典型压痛点,此处血供较差易发生退变。触诊时疼痛呈局限性,可能触及梭形增粗。压痛程度反映炎症活动状态,双侧对比检查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。
5.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后症状加重:负荷增加导致跟腱纤维微损伤累积,表现为运动后疼痛加剧。症状与活动量直接相关,休息48小时后仍不缓解提示存在严重损伤。反复发作可能发展为跟腱钙化或部分撕裂。
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减少跑跳动作,选择软底鞋并控制运动强度。局部热敷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自行按摩可能加重炎症。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需进行专业评估,避免发展为慢性病变。治疗期间保持适度牵拉训练,但需避开疼痛发作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