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腱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且活动后加重、晨起或休息后僵硬感、患处肿胀发热、跟腱增厚或出现结节、足部发力时疼痛明显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局部疼痛且活动后加重:疼痛多位于足跟上方2至6cm处,初期为轻度钝痛,行走或跑跳后加剧,严重时静息状态也持续隐痛。疼痛与跟腱反复牵拉导致的微小撕裂有关,炎症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引发痛觉信号传递。
2.晨起或休息后僵硬感:长时间静止后跟腱组织黏滞性增加,关节液分泌减少,导致晨起迈步困难,活动数分钟后缓解。这种僵硬感与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及代谢产物堆积密切相关。
3.患处肿胀发热:炎症反应引发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,组织液渗出形成肿胀,触摸时可感知皮温升高。肿胀程度与炎症进展呈正相关,可能伴随跟腱轮廓模糊。
4.跟腱增厚或出现结节:慢性炎症导致纤维组织增生修复,跟腱失去弹性并局部膨大,触诊可发现硬结。结节多因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及钙盐沉积形成。
5.足部发力时疼痛明显:提踵、跳跃等动作需跟腱强力收缩,此时炎症部位承受更大张力,疼痛骤然加重。疼痛可能放射至足底或小腿后方,影响日常行走。
急性期需减少跑跳动作,避免穿硬底鞋。冷敷可缓解肿胀,疼痛持续需就医评估。康复阶段应逐步进行拉伸训练,过度静养反而延缓恢复。饮食宜补充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,促进肌腱修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