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质疏松的症状包括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、身高缩短或驼背、轻微外力易发生骨折、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、牙齿松动或脱落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:骨质疏松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,随着病情发展,骨骼强度下降导致骨痛,尤其在腰背部或全身负重部位。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,长时间站立、行走或负重后加重,休息后缓解。骨痛可能逐渐加重,影响日常活动。
2.身高缩短或驼背: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性变形,脊柱逐渐弯曲,身高明显降低。椎体前部受压更明显,形成驼背,严重时影响呼吸功能。身高缩短可能伴随背部肌肉疲劳和不适感。
3.轻微外力易发生骨折:骨质疏松患者骨骼脆性增加,轻微碰撞或跌倒即可导致骨折,常见部位为髋部、脊柱和腕部。骨折后愈合较慢,可能遗留功能障碍。反复骨折会进一步加重骨骼损伤。
4.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:骨质疏松可能伴随关节周围骨质流失,导致关节僵硬和活动范围减小。晨起或久坐后症状明显,活动后稍缓解。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引发肌肉萎缩和平衡能力下降。
5.牙齿松动或脱落:牙槽骨骨质疏松会导致牙齿固定不牢,出现松动甚至脱落。咀嚼功能受影响,可能伴随牙龈萎缩和牙周疾病。牙齿问题进一步影响营养摄入,加重骨质疏松。
骨质疏松患者需定期检查骨密度,避免剧烈运动和跌倒风险高的活动。饮食应富含钙和维生素D,适度晒太阳促进钙吸收。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,减少咖啡因摄入。疼痛明显时可咨询医生使用药物缓解,不可自行滥用止痛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