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腱发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减少活动刺激、冰敷缓解疼痛肿胀、药物消炎镇痛、物理治疗促进修复、穿戴支具减轻负荷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休息制动减少活动刺激: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跑跳等运动,避免进一步损伤跟腱组织。使用拐杖分担患肢负重,严重时需石膏固定2-3周。慢性期调整运动方式,选择游泳等低冲击项目,每日行走不超过30分钟。
2.冰敷缓解疼痛肿胀:发作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,冰袋隔毛巾避免冻伤。冰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,降低局部代谢速度。慢性期运动后立即冰敷能预防炎症复发,配合抬高患肢效果更佳。
3.药物消炎镇痛: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连续不超过7天,外用药膏每日3次涂抹患处。疼痛剧烈时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,但每年不超过3次。胃肠功能不佳者需搭配胃黏膜保护剂。
4.物理治疗促进修复:超声治疗通过高频振动改善微循环,每周3次。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粘连,需4-6次疗程。恢复期进行跟腱牵拉训练,保持足背屈15秒后放松,重复10次。
5.穿戴支具减轻负荷:夜间使用足踝固定器维持跟腱伸展位,白天穿硬底鞋配合硅胶足跟垫。运动时缠绕肌效贴提供支撑,注意贴扎方向需平行于跟腱纤维走向。
治疗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,避免长时间站立。症状持续2周无改善需影像学检查排除断裂风险。康复后运动前充分热身,逐步增加强度,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