筋膜炎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且活动后加重、患处按压有明显压痛、肌肉紧张或僵硬感、可能出现皮肤肿胀或发红、严重时影响关节活动范围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局部疼痛且活动后加重:筋膜炎引起的疼痛通常集中在特定区域,如腰部、足底或肩颈。疼痛在静止时可能减轻,但活动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后会加剧。部分患者描述为钝痛或酸痛,少数情况下呈现刺痛感。疼痛程度因人而异,可能与筋膜受损程度相关。
2.患处按压有明显压痛:触诊时受累部位对压力敏感,按压可诱发或加重疼痛。压痛点多沿筋膜走向分布,如跖筋膜炎常见于脚跟内侧。按压时可能触及条索状硬结,反映局部炎症或纤维化改变。
3.肌肉紧张或僵硬感:受累区域肌肉常伴随紧绷感,尤其在晨起或久坐后明显。筋膜与肌肉紧密相连,炎症可能导致肌肉反射性收缩,进一步限制活动。僵硬感可能随轻度活动缓解,但过度使用会再次出现。
4.可能出现皮肤肿胀或发红:急性筋膜炎或炎症较重时,局部可能出现轻微肿胀或皮温升高。肉眼可见的皮肤发红较少见,但若存在提示合并更明显的炎症反应。肿胀程度通常较轻,与深层筋膜充血或渗出有关。
5.严重时影响关节活动范围:长期筋膜炎可能导致关节周围筋膜挛缩,限制正常活动。例如,背部筋膜炎可影响弯腰幅度,足底问题会干扰步行。功能受限多呈渐进性,早期干预可减少后续影响。
出现上述症状时需避免自行用力按摩或过度拉伸,以免加重损伤。热敷或冷敷应根据症状阶段选择,急性期以冷敷为主。穿戴支撑性护具有助于减轻筋膜负荷,但长期依赖可能减弱肌肉功能。保持适度活动而非完全静止,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无力麻木,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