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腱炎常见症状包括疼痛、局部肿胀、活动受限、僵硬感、触压痛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疼痛:肌腱炎最典型的症状是患处出现持续性或运动加重的疼痛,初期可能表现为轻微酸胀,随着病情发展会转为尖锐刺痛。疼痛多集中在肌腱附着骨骼的部位,如肩袖肌腱炎表现为抬臂时肩部剧痛,跟腱炎则在足跟后上方出现行走疼痛。疼痛程度与炎症严重性相关,休息时可能减轻但不会完全消失。
2.局部肿胀:炎症反应会导致患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,组织液渗出形成肿胀。肿胀区域皮肤可能发红发热,触摸时有紧绷感。例如手腕腱鞘炎可见腕关节背侧隆起,膝关节髌腱炎表现为髌骨下方膨大。肿胀程度与活动量呈正比,长时间静止后肿胀可能暂时消退。
3.活动受限:由于疼痛和结构损伤,受累关节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。如肱二头肌肌腱炎患者难以完成梳头动作,踝关节肌腱炎影响正常跖屈背伸。初期仅为主动活动障碍,后期被动活动也会受限,严重时可能出现关节卡顿或弹响。
4.僵硬感: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症状尤为明显,需要缓慢活动才能缓解。僵硬源于炎症导致的肌腱粘连和滑液分泌减少,常见于手指屈肌腱炎,表现为握拳困难。温度变化可能加重僵硬感,适度热敷后可改善。
5.触压痛:按压患处肌腱会产生明确痛感,痛点通常固定且敏感。检查时可能触及增粗的肌腱或结节,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在腕部桡侧存在明显压痛点。触诊还能发现肌腱摩擦感或捻发音。
急性期应避免剧烈运动,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。冷敷可减轻肿胀,但慢性期需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。日常保持正确姿势,重复动作需间隔休息。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出现关节变形需及时就医,自行揉按可能加重损伤。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开展。